黔西南州文化体育广电旅游局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字体:  【打印内容】

今年上半年,全州文体广旅系统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紧扣“两大提升”,围绕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着力推进旅游产业化“四大行动”,全面推进旅游产业化,努力实现旅游业提质增效,奋力推动文体广旅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重要经济指标及重点工作任务进展情况

今年1-6月,全州接待国内游客2141.59万人次,同比增长12.01%;实现旅游总收入195.64亿元,同比增长13.81%,游客人均花费913.52元,同比增长1.61%。接待省外游客531.50万人次,同比增长20.22%,占总接待游客数的24.82%,占比较去年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全州经营性住宿单位接待过夜游客339.92万人次,同比增长7.5%,接待入境过夜游客31687人,同比增长1059%。

(一)加快推动旅游产业化实现新突破

旅游综合实力不断提升。一是文旅项目有序推进。2024年全州旅游产业化项目纳入省级重点项目库14个,年度预期投资9.87亿元,1-6月累计完成投资4.99亿元,占年度计划50.56%。二是招商引资渠道多样。今年以来,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和旅游新业态、旅游装备制造八个产业,编制全州旅游业“一表一库三清单”,谋划发布产业招商项目105个,已超额完成100个全年目标任务。赴省外开展文旅招商宣传推介活动3场,走出去开展招商8次、拜访企业20余家,邀请11家企业赴我州考察,促成了兴义市民航文旅产业综合体项目、贞丰县古城片区文商旅融合项目等13个文旅产业项目成功签约,新增到位资金8.52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5亿元的56.8%三是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全州谋划文旅基金储备项目14个,兴义市万峰林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业态提升项目作为文旅产业投资基金本年度重点项目考虑。2024年安龙县招堤片区城乡一体化立体提升建设项目获批农发行贷款1.86亿元。四是成功举办旅发大会。第十八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于4月11—12日在黔西南成功举办,举办了开幕式、贵州文化旅游产业招商会暨2024多彩贵州旅游商品大赛颁奖仪式、第四届全国自驾游露营俱乐部大会、全国旅行商大会等系列活动,活动成果丰硕,对提升黔西南的知名度、影响力意义重大,文旅康养企业代表与黔西南州签约1个项目2亿元,拉动了文旅项目投资。中国旅行社协会康养休闲分会等32家旅游行业协会、企业与省内旅游企业达成共识,签约引流游客30万人次,其中黔西南州签约引客3万人次,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市场培育不断深化。一是加快涉旅市场主体培育。1-6月,全州新增旅游市场主体8390家,总量达33086家。二是加快国有旅游景区改革。推动万峰林、马岭河、贵州醇、二十四道拐4家旅游景区改革试点,目前各景区已制定改革方案,明确管理权、所有权、经营权,正在有序推进现代化企业运营管理模式。三是推动重点旅游市场主体上市。有序推进万峰林旅游集团上市,重点对旗下子公司贵州兴义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原:兴义市马岭河峡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作为主板上市培育主体,目前选定东方证券作为兴义文化旅游集团主板上市的辅导券商,制定《2024年度万峰林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培育主体上市攻坚行动方案》,完成马岭河峡谷景区、万峰湖景区特许经营权招拍挂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万峰林景区特许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完成万峰林景区20年经营权价值评估,初步拟定了景区特许经营权实施方案。四是推动星级饭店评定。调整州旅游星级饭店评定委员会成员及办事机构。积极指导县(市)动员符合条件的酒店开展评定星级准备工作,目前已有2家酒店有评星意愿。

旅游业态不断升级。一是加快推动5A级旅游景区创建。有序推进兴义万峰林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目前正在对“一中心八系统”(游客中心、交通组织系统、市政系统、景观标识系统、绿化亮化系统、环保环卫系统、河道景观系统、村容村貌系统、数字文旅系统)硬件进行全面改造升级,对旅游交通、景区游览、旅游安全、卫生管理、邮电服务、旅游购物、综合管理、资源与环境保护等“软环境”进行全面提升;复核验收申请已呈送省文化和旅游厅,由省厅呈报至文化和旅游部,待文化和旅游部组织专家开展复核验收。二是推动申报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有序推进兴义云屯生态旅游度假区申报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工作,申报资料已于4月28日报省文旅厅,由省文旅厅报国家文旅部;度假区创建提升工作正在逐项推进,包括标识标牌统一设计、制作、安装,游客服务中心功能改造,视觉系统提升等。三是加快推进4A和3A旅游景区创建。有序推进贞丰古城申报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贵州龙地质公园博物馆景区国家4A创建提升整改工作,已向省文化和旅游厅报送贵州龙地质公园博物馆景区创建国家4A旅游景区现场验收请示;贞丰古城已于6月6日组织景区参加全省4A级景区景观质量评审会。兴义峰林布依景区通过景观质量评审和现场验收,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安龙坝盘景区、安龙金字塔景区已通过3A级景区景观质量评审,列为创建单位。四是积极培育旅游休闲街区。推荐兴义马岭河旅游休闲街区、晴隆阿妹戚托旅游休闲街区、册亨纳福新区旅游休闲街区申报省级旅游休闲街区,申报材料已于5月30日报送省文旅厅,目前还未开展评审工作。正在推动贞丰古城申报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五是大力培育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贞丰古城获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升级打造兴义马岭河、乡愁集市等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六是推动温泉度假地建设。积极推动云屯沐云温泉、栖梦泽温泉申报温泉度假地。七是推动重点景区提质升级。推动马岭河、贵州醇、三岔河、招堤等重点景区提质升级,丰富景区业态,同时推动峰林布依完善景区业态,提升接待能力。八是推动乡村旅游。采取策划举办文旅活动等方式,不断丰富乡村旅游业态,助力乡村振兴、促进消费增长,元旦节至元宵节期间组织开展了为期55天的“游购乡村”好物推荐活动,内容涵盖各类农特产品、文创产品、特色美食、节庆赛事等。九是推进文创产品设计研发。持续推进40余款文创产品进景区、进展销点。委托贵州紫金宸工艺品有限公司设计制作喜伞、喜字沙漏、喜筷、喜碗、喜勺、龙凤梳、合卺镇纸等文创产品。围绕布依八音使用乐器,研发设计“布依八音”钥匙扣、冰箱贴、帆布包、笔记本、书签等文创产品。举办2024年万峰林杯文创设计大赛,依托全州民族文化元素、传统工艺、非遗工艺、历史文物、特色美食、康养文化、山地旅游等进行文创产品设计,展示黔西南地区的独特风情和时尚魅力,共征集来自清华大学、米兰理工大学等231个院校、设计机构以及个人设计师参赛作品2153件,评选入围作品145件。

服务质量持续提升。一是加强行业场所监管。州、县(市)执法机构出动执法人员1400余人(次),检查旅游景区、旅游购物店、旅行社等行业场所377家(次),发现两家旅行社未悬挂《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因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不予处罚。我单位派出督导检查组182组530人次,检查行业场所584次,发现一般安全隐患问题179条,现已全部整改。二是提升服务能力。严格落实省文旅厅关于涉外服务管理要求,优化设置星级饭店、景区、度假区外卡POS、外币兑换服务、安装公安部门的外宾入住登记系统情况。针对不同游客群体,优化A级旅游景区解说词,制作黔西南精品旅游线路手册、电子手信、手绘旅游地图等宣传资料。三是抓好从业人员建设。组织参加2024年全省旅游星级饭店业务培训暨省星评员换届培训,我州推荐3名省级星评员。组织67名新导游开展黔西南州2023年导游资格考试通过人员岗前培训。组织1名中级导游参加全省第一期及第二期中级及以上导游从业人员素质提升培训。组织1名高级导游参加2024年全国导游培训班。组织黔西南州直、各县(市)景区(酒店)管理、导游(讲解员)等从业人员110余人,开展“黔旅工匠”旅游从业人员培训。

项目盘活稳步推进。积极探索低效闲置旅游资产盘活路径,全州闲置低效旅游项目10个(停工1个、停业1个、低效8个),已盘活销号7个,目前兴义玉皇顶景区、安龙山地户外运动示范公园、兴仁市放马坪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共3个项目待盘活销号,盘活工作有序推进,力争今年完成盘活销号。州盘活攻坚专班坚持销号不销政策,继续将已盘活销号项目纳入调度,对项目进行动态管理,近期对已盘活销号项目进行了“回头看”,持续巩固提升盘活成效。

文旅攻势不断强化。是建设集成化营销渠道持续加强与途牛、同程合作,加强线上宣传工作。黔西南春季旅游在途牛热销榜单中排第八名,与同程合作举办“大学生畅游黔西南”“追光北纬25度”活动累计线上平台曝光量超5000万次。围绕纳凉避暑、温泉康养、阳光休闲、民俗节庆、酒旅美食、红色研学等特色优势产品,组织全州文旅推荐官、文旅营销员对全州的民宿、康旅、非遗、景区、美食、交旅、酒旅在抖音进行宣传黔西南文旅抖音号已更新视频170条,播放量超860万;黔西南文旅微信公众号共发文386条,浏览量超4.3万;黔西南文旅微博号共发文1330条,浏览量超735.2万。全4A级景区在相关媒体平台共发稿超1700条,浏览量超7500万人次。开展营销推广活动线下赴昆明市、武汉市、澳门、香港、南京、深圳、惠州、扬州等城市,开展“康养胜地、人文光义”城市品牌宣传营销活动,参加各类旅交会及展会,并同步做好旅游宣传推介及招商工作;举办了“中国铁路旅游·走进黔西南”文化旅游宣传推介活动三是大力宣传系列优惠政策。大力宣传“一多两减三免”优惠活动、“四免一多一减”优惠活动、“生肖龙”旅游优惠活动、黔西南州A级纳税人激励优惠政策、黔西南州文旅推荐官国有景区门票免费优惠活动、湖北省居民旅游优惠、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部分城市居民旅游优惠政策。推出特色优势产品。推出温泉康养、阳光休闲、民俗节庆、酒旅美食、红色研学等5类特色优势产品,并依托产品客群差异性打造组合线路产品,开展促消费系列活动,其中春节期间策划并开展系列文体旅主题活动113项,“五一”期间开展文体旅活动72项。推出旅游精品线路。持续推出黔西南州旅游精品线路30条,其中,康养“黔”茶之旅、山地风情之旅等自驾游线路5条,“黄小西吃晚饭”系列线路6条,“小车小团”旅游线路3条,夏季精品避暑旅游线路4条,青春足迹:黔西南州逐梦记等大学生畅游黔西南旅游线路3条,“五一”旅游精品线路3条,加油文化旅游线路3条,湖北省居民精品旅游线路3条

(二)加快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升级

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争取到基层综合文化站(中心)高质量发展试点项目10个、城市主题书房2个,旅游厕所提升改造项目8座。其中,基层综合文化站(中心)高质量发展试点项目已列入10件民生实事,目前已完成4个试点项目建设任务,其余项目点正在按照既定方案有序推进实施。

推动乡镇文化站评估定级。制发《黔西南州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方案》,已完成全州140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评定工作,目前已完成公示,经省文旅厅报国家文旅部备案,其中,拟评定为特级站4个、一级站11个、二级站19个、三级站53个。

丰富公共文化活动。围绕民族民俗文化、非遗展示、户外运动等特色,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类主题群众文化活动,不断丰富优质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营造良好喜庆氛围、拉动经济消费、促进社会和谐、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今年上半年,举办“春到万家”、苗族“二月二”走亲节、布依族“三月三”“六月六”民族风情节等具有地方特色文化活动431场次,不断丰富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探索全民阅读活动项目。着力抓好全民阅读推广工作,提高活动成效,全面开展线上线下全民阅读推广活动,持续开展“悦读有你  筑梦黔行”全民阅读推广系列活动,上半年全州公共图书馆总流通人次550772人次,书刊文献外借308541册次,组织各类读书活动110次。

推动文化艺术创作。创作八音曲艺《手留余香》参加贵州省第十六届“杜鹃书荟”曲艺大赛(决赛),并获三等奖。创作八音曲艺《离村前夜》参加贵州省第十六届“杜鹃书荟”曲艺大赛(决赛),并获优秀奖。围绕张锳知府“添灯加油”的故事,打造了黔剧小戏《烛照春秋》,推荐参加2024年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对《音画布依》《火之魂》进行提升打造,节假日期间,册亨县在万重山景区开展《音画布依》展演,晴隆县在阿妹戚托小镇推出《火之魂》。

推进文物传承保护。成立四普工作专班,编制印发全州第四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宣传方案,发布征集黔西南州不可移动文物线索公告,购置普查设备。目前,已完成兴义市文物普查试点,49处不可移动文物信息采集工作,正在进行普安县文物普查野外调查。完成黔西南州第九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遴选工作,编写第九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材料。组织开展黔桂边区委旧址抢险维修、牙美元旧居保护修缮,完成威舍长征纪念馆展陈提升。打造兴义威舍蒿子冲至青龙寺红色旅游线路、望谟播东红色精品旅游线路。编纂完成《黔西南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图谱》并通过出版社审核。

推进非遗传承保护。争取到国家级非遗保护资金201万元、省级非遗保护资金173万元,常态化开展非遗传承保护工作。审核认定公布第七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98项;推荐我州“古琴艺术”“张锳张之洞在贵州的传说”“苗绣”等118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组织我州省级非遗项目“布依族板凳龙舞”项目传承人赴黔东南州台江县参加《非遗里的中国》(贵州篇)拍摄工作。编制公布实施《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黔西南州2024“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展现黔西南新时代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的新成果。有序开展布依族服饰(册亨县)、彝族服饰(普安县)、布依族“耍吉蓝”(望谟县)、苗族板凳舞(安龙县)、布依族小打音乐(晴隆县)5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数字化记录工作。

(三)加快推动体育事业迈上新阶

打造路跑赛事品牌。围绕“1+3+N”路跑模式,持续打造以“万峰林马拉松”为龙头的四季路跑基地,编制“万峰林马拉松”日历,打响“万峰林马拉松”赛事品牌。今年上半年,全州举办路跑赛事活动89场,累计8.27万余人次参赛。特别是2024万峰林马拉松赛,在品牌塑造、文化传播及社会效益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效,向世界喊出了“加油奔跑 兴义真好”口号,进一步打响了万峰林马拉松系列赛事品牌,全平台赛事相关内容浏览总量超过5600万人次,直播观看量达1628.84万人次,相关网上宣传稿件共15887条,市融媒体中心发布的70条短视频浏览量突破308万,“万马”赛事品牌成功打响,带动旅游、住宿、餐饮等相关产业全面发展。

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组织开展社区健身路径或3人制篮球场、农体工程器材补充维护更新和老年公共体育设施改扩建等项目申报,目前农体工程器材补充维护更新、社区健身路径或3人制篮球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3人制篮球场或两套健身路径、国球进社区进公园、老年公共体育设施改扩建项目等5类项目建设指标已下达。推动普安县江西坡镇、晴隆大厂镇和光照镇老年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推动黔西南州足球青训中心建设,选定义龙棒垒球公园作为青训中心主场地,建成11人制真草皮足球场3块开展U系列梯队选拔赛,初步建成U11、U13队伍

广泛开展体育赛事活动。举办“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题词72周年主题活动6场。成功举办了2024年第36届滇黔桂三省(区)十市州老年人体育协作赛,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十个市州的250余名老年人参赛。组队参加贵州省县域青少年五人制足球比赛等竞技体育赛事活动7场,获2024年贵州省青少年射击锦标赛飞碟项目1枚金牌、2枚铜牌等好成绩;举办“贵州龙杯”2024年“奔跑吧·少年”全国软式棒垒球锦标赛暨夏令营活动等“奔跑吧·少年”儿童青少年系列主题健身活动16场,覆盖儿童青少年群体11000余人(次)。

推进竞技体育事业。推进田径、射箭、篮球、举重、射击等10个项目运动员选材工作,选拔优秀苗子725人,并组织开展集训新增注册全国运动员49人、省级运动员745人。承办贵州省足球协会E级教练员培训班2024年国家三级裁判员培训班(黔西南州第一期)65名学员参训授予李润润等5人为排球项目国家二级裁判员等级称号,邹红等110人为排球项目国家三级裁判员等级称号。

(四)加快推进广电媒体深度融合转型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聚焦时代主题,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紧扣国家重大政策、节日庆典等,策划“乡村振兴故事汇”“红色记忆·黔西南行”等系列主题宣传活动,展现我州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传承、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新成就、新面貌。制作一批接地气、有温度的融媒体产品,加强与新媒体平台合作,运用短视频、直播等方式进行传播,扩大广播电视覆盖面和影响力。

加快广电转型升级。推动广播电视行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深入实施应急广播全覆盖工程,目前已建成应急广播点位3.5万个、音柱7万只,20户以上自然村实现全覆盖。启动黔西南州应急广播“建管用”一体化试点工作,提升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为防灾减灾救灾、应急信息发布等工作提供有力支撑。广电5G移动通信正式商用,用户已达4万户,成功开通广电固话语音服务,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通信服务,标志着广播电视在新媒体领域得到更广泛运用。

促进广电健康发展。加大广播电视行业监管力度,开展电视“套娃”收费问题专项治理,治理项目51项,调减收费包至4个,有效减轻用户经济负担。优化电视开机流程,缩短开机时长,提升了用户体验。加强播出内容审核把关,确保播出内容政治安全、文化安全和信息安全。

强化安全播出保障。加强技术保障和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完善安全播出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机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加强播出系统日常维护管理,确保播出设备正常运行。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和联动配合,形成齐抓共管、协同作战良好局面,保障广播电视节目安全播出和传输工作万无一失。今年以来,全州安播系统投入安播值守人员800余人次,服务2024年春节、全国、省、州两会等重要节点安全播出保障,未发生重大安全播出事故和责任事故。

广电赋能产业升级。实施“智慧广电+智慧监测”项目,完成了全州监控重点污染企业、骨干企业污染源的监控点建设工作,实现光纤专线向“贵州省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系统平台”传输数据,为全州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推动“智慧广电+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学习借鉴长征数字科技艺术馆——“红飘带”项目经验,启动“三叠纪”贵州龙主题馆项目前期筹备工作。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游客人均花费水平较低。按照2024年全省五一假日和旅游旺季工作部署会要求,4-10月,全省游客均花费预期目标为1190元。我州人均花费与全省目标值依然保持较大差距。主要原因为,全州住宿单位床位数少,住宿消费市场价格较低,核心景区过于集中,州内旅游期间交通花费较少,消费场景布局不足,消费高、易携带、有代表性、有吸引力的旅游商品不多,缺乏常态化沉浸式体验业态和娱乐消费业态。

(二)限上住宿业增速提升困难。一是企业停业、退库、拆分经营业务等造成巨大的数据缺口。兴义市金州翠湖宾馆带数停业,兴义市盘江宾馆、普安温泉酒店装修阶段性停业,望谟县万豪酒店带基数退库,兴义市海钰、久智信、雅居酒店分别拆分经营业务等因素导致全州总计产生1665万元的数据缺口,拉低全州8.74个百分点。二是新增市场主体规模较小。各县(市)上报的重点培育企业中,仅有兴义市西南国际酒店、沐云酒店,兴仁市君悦酒店等3家企业目前产值达到入库标准。三是市场主体入库积极性不高。近年来,省级资金对上限入统企业实行一次性奖励,但奖励资金需跨年兑现,州级对新增入库企业并未出台奖励扶助政策,市场主体“个转企”后消防许可、财务管理、税率变化等不同程度增加企业经营成本,市场主体个转企、入库申报意愿不强,在合法前提下人为拆分营收等行为屡见不鲜。

(三)文旅宣传营销仍有差距。一是宣传内容缺乏吸引力。目前主要以传统景点介绍和风光展示为主,缺乏对我州文化、历史、民俗等更深层次内容挖掘和展示,未充分展现我州文化旅游的魅力。二是新媒体平台宣传内容品质亟待提高。面对短视频高频更新迭代,我州文旅宣传在新媒体平台面临素材稀缺,大部分视频存在二次剪辑、共创或粉丝投稿、拍摄文案不够新颖等问题,导致全州线上宣传内容过于单一缺乏创新三是缺乏与游客的实时互动和反馈机制。互联网便利性和互动性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在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互动和反馈机制不完善。

(四)公共文化服务提升仍有差距。群众文化活动缺乏吸引力,传统活动受众面窄,导致群众参与度不高;文艺创作创新力度不够,文艺作品缺乏新颖独特的创意和表现手法,作品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

四、下半年工作打算

今年下半年,全州文体广旅系统将持续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紧扣“两大提升”,聚焦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着力推进旅游产业化“四大行动”,全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前三季度,力争全州国内游客接待同比增长8%,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10%,省外游客同比增长8%,入境过夜游客同比增长40%;力争限上住宿业营业额增速2%左右。

(一)强创建促提升,加快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一是加快推动景区提质升级。全力推进万峰林创建国家5A景区,云屯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工作。有序推进贵州龙地质公园博物馆景区国家4A创建提升整改工作,到景区开展创建现场指导,力争今年通过创建验收。评定兴义峰林布依景区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力争年底前推动安龙坝盘景区、安龙金字塔景区创建为3A级景区景观质量评审。二是推动景区“三权分置”改革。有序推进兴义万峰林景区、兴义马岭河峡谷景区、兴义贵州醇景区、晴隆二十四道拐景区“三权分置”改革工作。三是加大项目建设力度。推动兴义万峰林智慧文旅创5A景区提质升级配套建设—酒店项目、兴仁大酒店提质扩容建设、安龙县招堤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建设等一批项目建设。

(二)强宣传促营销,加快促进旅游消费。一是持续抓好客源引流。紧紧围绕“康养胜地,人文兴义”城市定位,指导各县(市)因地制宜,丰富“六月六”“八月八”等节庆期间民族文化活动。进一步巩固省旅发会工作成果,高质量策划办好2024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持续办好马拉松系列赛事,不断扩大万峰林路跑活动影响力。推动旅行商、旅游景区、周边县市之间开展深度合作,实现客源互引,增加游客接待量,拉动旅游消费。二是持续抓好宣传推介。集中线上线下宣传力量,抓好夏季旅游宣传,合理规划夏季旅游精品线路,精心包装暑期亲子、研学、度假旅游产品,丰富文化娱乐业态,拉动过夜游客、省外游客持续增长。三是线上线下联动多渠道宣传。积极吸纳在我州购房且有意愿宣传黔西南的州外人员为我州文旅推荐官,定期组织文旅推荐官、旅行社进行踩线、采风活动收集素材开展线上宣传。充分运用各景区线上媒体、线下LED屏、展架等宣传途径对重点活动、美景、节庆等进行联动宣传。织我州旅行社、房企、酒店等旅游企业外出做城市IP推介会(渠道推介会),以旅游+买房、旅游+优质客房等多种产品组合方式进行营销宣传。组织融媒体中心、网红达人、自媒体等拍摄一批精品视频、流量视频

(三)抓走访优服务,加快推进市场主体培育。督促各地落实领导规上企业包保责任制,持续开展企业走访服务,帮助企业衔接好助企纾困政策,做好统计法规、“个转企”等有关政策宣传,切实解决市场主体“个转企”“下转上”入库申报等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持续跟踪目标企业经营情况,引导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公务接待、活动接待等向重点企业倾斜,引导培育对象精准衔接地方重大活动赛事,帮助企业发展壮大,确保达标一家,入库一家。

(四)强挖掘促创新,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一是提升文化活动吸引力。加大长期规划和持续性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力度,促进群众文化活动健康发展,提升群众文化活动吸引力、创新性、多样性。紧扣夏季旅游攻势,组织开展“六月六”“八月八”、晴隆彝族火把节、册亨布依文化年等文化活动,打造群众文化品牌活动,为文旅融合发展营造文化氛围。二是深挖资源推出精品。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红色文化等资源,注重文艺作品创新,力争推出文化艺术精品。三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积极开展2024年全州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实施2个“城市主题书房”建设项目、10个基层综合文化站(中心)高质量发展试点项目,提升全州基层综合文化站(中心)服务效能。继续完善中心“三馆”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通过提供多项便民措施,真正实现公共文化场所为群众服务。

(五)强基础抓活动,加快推动体育事业发展。一是推进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农体工程器材补充维护更新、社区健身路径或3人制篮球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3人制篮球场或两套健身路径、国球进社区进公园、老年公共体育设施改扩建项目等5类项目建设。持续推进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心项目建设。二是办好体育赛事活动。围绕“月月有赛事、周周有活动”,以“万峰林马拉松”为龙头,开展好系列路跑赛事活动。办好2024中西部地区青少年足球邀请赛、“8月8”全民健身日(月)等赛事活动。组队参加第一届全民健身大赛(西南赛区)、2024年贵州省青少年冠军赛等省级赛事活动。

(六)强支撑优保障,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一是夯实人才队伍基础。指导旅游景区招引智慧旅游项目建设、运营管理方面专业人才,充实旅游大数据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二是提升旅游服务智能化。扩大数字化技术在文旅领域应用范围,提升旅游服务智能化、个性化水平加强旅游数据收集分析,为决策运营提供支撑。三是争取文旅专项资金支持。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财政资金支持,发挥财政资金及文化旅游产业投资基金在文旅项目建设中的引导作用,强化智慧旅游建设,发展壮大文旅数字经济,加快推动形成旅游业新质生产力


黔西南州文化体育广电旅游局    

2024年7月12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