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义:坚持不懈防范化解生态环境风险
兴义分局坚持底线思维,切实增强忧患意识,认真打好防范化解生态环境风险的主动仗,从“防、治、管、查、建”五方面抓实抓好生态环境风险隐患防范化解工作。
防源头,守底线。从源头控制环境污染,严把生态环境准入关,运用“三线一单”进行项目预审,核实出具项目用地证明121份。以指导帮扶企业发展为落脚点,优化选址、选线,严格执行“先评价、后建设”和“三同时”管理规定,实施事中事后监管,守牢生态环境底线,保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强治理,提质量。扎实开展大气污染攻坚,及时启动污染天气应急响应5次。深入推进农村、城镇生活污水治理攻坚行动,持续巩固2个城镇黑臭水体治理成效,推进68个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饮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实施纳灰河流域水生态修复项目,加强9个入河排污口规范化整治。完成13宗土壤污染地块调查,30家10吨以上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和危险废物经营单位通过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
严监管,护权益。全面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办理环境行政处罚6件,处罚金额93.8万元,办理不予行政处罚案件4起,免罚金额53.85万元,移送公安机关拘留案件4件。加强风险综合管理,推进143家(其中重大风险源1家,较大11家)环境风险源企业全部完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电子化备案。制发《兴义市2024年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和环境安全风险隐患从严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检查企业210家次,发现环境隐患165条,已完成整改149条,正在整改16条,整改率90.3%。
抓排查,筑防线。加强统筹协调、跟踪督办,抓实抓紧中央、省级环保督察及“回头看”交办反馈问题整改,坚决防止出现颠覆性重复性的重大环境问题。扎实开展全市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和风险隐患排查,共排查问题75个(新排查问题73个、存量问题2个),严格按照州级生态环境问题分类标准推进问题整改,已完成整改30个(黄色14个、绿色16个),45个问题正在整改中。
建机制,促共治。建立健全问题排查、整改长效机制,自觉肩负起属地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担当。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工作领导小组职责,推进跨流域联防联控工作,与盘州市、普安等相关县市签订突发环境事件联防联控或执法协议,与云南、广西联合开展万峰湖联合执法,构建“大环保”格局,全力守护珠江上游生态屏障。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