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州市场监管局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
黔西南州市场监管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贵州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固树立抓法治政府建设就是抓单位全面建设的思想,根据《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2023年法治建设工作要点》《中共黔西南州委全面依法治州委员会2023年工作要点》《黔西南州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制定了《黔西南州市场监督管理2023年法治建设工作要点》,把法治市场监管建设放在全州发展大局中统筹谋划,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全面履行法定职责,增强法治底线思维,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助推全州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党对市场监管法治工作的领导,持续深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统筹市场监管法治建设工作
1.主要负责人认真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
坚持党组会议和党组中心组集体学法,召开局党组专题会议,专门听取法治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召开党组会议36次、中心组学习研讨10次、干部职工政治理论学习49次,组织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切实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市场监管法治建设各方面、全过程。
2.抓住领导干部“关键少数”
领导干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坚持和完善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和党组会议重点学习内容,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领会和把握其重大意义、核心要义、实践要求,领导班子成员分别撰写了专题发言材料,并将述法列入每年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述德报告内容。
3.持续推动广大市场监管执法人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利用每周五政治业务理论学习,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贯穿于2023年法治建设工作始终。
4.扎实做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评估工作
将法治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要点,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共部署、齐推进、全落实,严格对照《黔西南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结合市场监管职能职责,进一步压实责任,细化措施,狠抓落实,1-5月认真做好第二批黔西南州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评估各项工作。
5.树立重视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用人导向,加大法治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制定下发《州市场监管局关于印发〈黔西南州市场监管局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工作办法(试行)〉的通知》,鼓励干部职工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提升能力。2022年,遴选5名公务员(参公人员),调入1名取得法律职业资格人员,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1名。现我局取得法律职业资格人员共4名,注重向法治审核人员及行政执法人员方向培养。
6.加强法治宣传教育,积极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制定下发了《黔西南州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计划》《黔西南州市场监督管理局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黔西南州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年普法责任清单》,各业务监管科室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结合“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4∙26”世界知识产权日、“5∙20”世界计量日、民法典宣传月等重要时段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创新法治宣传方式,运用新媒体推进普法,积极营造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开展各类法律法规宣传活动30多次,发放资料1万多份。
落实国家工作人员日常学法制度,全体干部职工利用《法宣在线》参加学法考勤。
为深入推动国家工作人员旁听庭审活动常态化制度化,促进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进行市场监管行政执法的能力,州市场法监管局集中组织干部职工观看庭审视频,并要求每位同志每年至少旁听庭审2次。
(二)依法全面履行市场监管职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有效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省、州优化营商环境各项规定。
一是实施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清理破除隐性准入壁垒, 普遍落实“非禁即入”。
二是深化简政放权,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全面落实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告知承诺制。2023年,全州采用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进行办理的行政许可事项共计8613件。
三是全面推开“证照分离”改革,采取“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四种方式进行推进。2023年,全州共办理“证照分离”34265户。
四是全面实施“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2023年,全州共登记 “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的市场主体营业执照57374户,其中企业11611户,农民专业合作社297户,个体工商户45466户。
五是“先照后证”改革,促进了市场主体发展。进一步清理商事登记前置、后置审批事项,并严格按已公布的《贵州省工商登记后置审批事项目录公告(第一批)》目录(156项)和(第二批)41项后置审批事项,执行2021年35项前置审批事项,29项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前置审批事项,并逐一制定办事流程,细化办事指南,调整审批材料,认真履行市场监管部门“双告知”职责。2023年,全州登记“先照后证”市场主体23942户,其中企业4916户,个体工商户19026户。
六是全面推行简易注销改革,将简易注销公告时间从45日缩短为20日。2023年,全州办结简易注销登记6631户。
七是全面推开了企业登记无纸全程电子化改革。全面推行企业登记无纸全程电子化改革、“一网通办”实现1个工作日办结等改革。2023年,全州经营主体登记网上办结48404户。
八是深化企业名称登记管理改革。全面推行企业名称自主申报改革,明确企业名称自主申报程序,完善企业名称争议处理机制,进一步提高企业名称登记便利化服务水平。
2.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的制度
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面提升监管效能、营造良好有序环境。按照相关要求修订州市场监管局双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制定州级“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抽查计划,并指导所辖县(市)做好相关工作。2023年,全州各行政执法单位共开展双随机抽查活动2092次,参与执法检查单位195家,共抽取检查对象8876户,随机选派执法人员5544人次;其中,开展部门联合双随机抽查活动694次,随机抽取检查对象1703户,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1336人次。加强涉企信息归集共享工作。加强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制度成员单位的沟通协调,按照“谁产生、谁提供、谁负责”的原则,统筹推动其他政府部门在履职过程中形成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检查、行政强制等信息以及司法判决、违法失信、抽查检查等信息进行关联整合。全面清晰掌握本行政区域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在履职过程中产生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抽查检查结果等信息的实际数量,力促市场监管领域所有涉企行政许可和处罚信息记于企业名下并依法公示。2023年,共归集信息总量29.06万条,其中行政处罚信息0.67万条,行政许可信息9.03万条,其他信息19.36万条。
3.充分发挥州公平竞争审查联席会议办公室牵头作用,进一步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机制
按照“谁制定、谁负责、谁清理”的原则,开展对我州妨碍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规定和实际情况进行自查清理,坚决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着力维护全国统一大市场和公平竞争,畅通国内大循环,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2023年,在压实政策起草机构自我审查主体责任前提下,复核以州委、州政府名义出台的政策措施和签署的合同协议等110份,在政策措施出台和合同协议签署前,出具有修改意见的《审查意见书》和《公平竞争审查表》58份。
4.强化重点领域专项行动执法
贯彻落实省、州决策部署,组织开展2023年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酒类市场专项执法行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专项行动、打击“洗洞”“洗坡”盗采金矿专项整治、“长江禁捕 打非断链”专项执法行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专项执法、反食品浪费、茶叶过度包装、成品油行业等专项执法行动。
2023年我局组织开展的“铁拳”行动工作得到省局、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认可,我局1名行政执法人员得到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通报表扬为“铁拳”行动突出贡献个人。2023年实时上报反食品浪费典型案例,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门户网站采用典型案例6件,并为黔西南州专门刊登一期反食品浪费典型案例。2023年普安县市场监管局查处普安县中鸿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东城区加油站破坏计量器具机器铅(签)封,擅自改动、拆装燃油加油机,使用未经批准而改动的燃油加油机案被市场监管总局作为综合治理加油机作弊专项行动典型案例。
5.强化市场监管执法与违法行为查处
加强重点领域全链条监管,针对行业特点采取有效措施强化食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工业产品质量等风险防控和监管执法力度。依法严厉打击涉及食品药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工业产品质量安全和价格、广告、垄断、不正当竞争、侵权假冒等各类市场违法行为。2023年全州立案查处各类违法案件1897件、同比增长10.4%,罚没款1316.61万元,移送司法机关57件,州级查办案件数量分别较2021、2022年度增长63.64%、24.14%;发布典型案例7次,曝光违法违规企业30家,形成了有力震慑。
6.围绕2023年消费维权年主题“提振消费信心”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社会矛盾纠纷依法有效化解
一是持续开展诉调对接工作,针对消费痛点难点堵点投诉,采取“诉前调解+司法确认”工作模式,破解调解协议履行难问题。2023年以来,黔西南州消费者协会以黔西南州消费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调解的纠纷有5件向人民法院申请了司法确认,裁定确认金额16.31万元,纠纷双方均按照协议约定如期履行完毕,进一步提升了消协组织处理投诉的专业性、权威性。二是针对人民群众在日常消费和维权过程中的急难愁盼问题,召开企业经营者座谈会(约谈会),进行通报、约谈和普法宣传,督促企业经营者依法经营,切实履行起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依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2023年12315平台共接到投诉举报咨询件18829件,其中投诉件5177件,已受理3663件,已办结的3567件,挽回经济损失163.42万元;举报1223件,受理208件,已办结的184件;咨询件12429件。12315投诉举报按时受理率100%,按时办结率100%。2023年,全州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1564件,解决1460件,投诉解决率93.35%,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68万元。其中,因经营者有欺诈行为得到加倍赔偿的投诉75件,加倍赔偿金额7万元。切实有效维护了消费者合法权益,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7.开展法律咨询服务类市场主体突出问题综合治理
制定《黔西南州市场监管局法律咨询服务类市场主体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实施方案》,采取“市场监管+司法行政”协同联动机制,对全州名称中含有“法律咨询、法律服务、法律顾问”字样”市场主体54户,经营范围含有“法律咨询、法律服务、法律顾问”字样市场主体340户开展16次联合执法检查,排查问题线索17条(自查问题线索13条,部门移送线索4条),其中列入经营异常名录3户,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并依法吊销《营业执照》1户,责令整改完成8条,1条正在整改中,已注销及准备注销2户,2户经现场调查核实登记地址与实际经营地址相符,正常经营。有效规范了法律服务市场秩序。
8.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
一是深入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双打”“铁拳”等领域执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类侵犯知识产权违法行为,2023年共办结商标、假冒专利等知识产权行政案件79件,较2022年43件增长83.72%。二是完善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社会功能,推进黔西南州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分中心及工作站设立、建设。2023年贵州省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黔西南州分中心设立,并在8个县(市)设立了分中心工作站。2023年,分中心为权利人提供咨询服务18次。三是持续推进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培育。严格《商品交易市场知识产权保护规范》要求推进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培育,指导培育对象按规定制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制度,并指导兴义市局与培育对象兴义市梦乐城购物中心、兴义市汇金购物中心签订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
(三)完善依法行政制度,推进市场监管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
1.推进重大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合法化
制定印发《黔西南州市场监督管理局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试行)》,严守重大行政决策有关规定,遵从决策启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程序,决策草案未经合法性审查或者经审查不合法的,不得提交党组会议讨论,并注重听取法律顾问、公职律师的意见,我局聘请了贵州时治律师事务所杨出波律师为我局法律顾问,由州司法局选派景尤甫为我局公职律师。
2.严格规范性文件管理
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各项管理规定,全面落实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公平竞争审查及备案审查等制度,实现合法性审查率100%。严格遵循定期清理与动态清理的原则,组织开展2018年9月1日至2023年2月28日我局代为起草和我局对外公布出台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清除失效、废止的规范性文件不再作为规范市场监管行政的依据,避免决策错误、前后矛盾,共清理行政规范性文件17件,建议保留8件,废止9件。
3.完善落实以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为核心的行政执法制度体系
一是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推进行政处罚决定书全文和行政处罚信息摘要依法、及时、规范公开。全州市场主体行政许可、备案信息、行政处罚信息已分别在国家企业信息公示系统、贵州政务服务网黔西南网站及我局门户网站进行公示。二是严格落实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加强系统执法装备保障,按规定配齐行政执法记录仪或者音像记录设备,推进监管执法装备的现代化、标准化建设。全州市场监管系统配备执法记录仪80余台,对行政执法启动、调查取证、审核决定、送达执行等重点执法环节实现全过程记录,并实现全系统归档保存,做到执法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按照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文书格式范本(2021年修订版)》规定,做到行政执法文书格式文本统一、规范。三是严格执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结合我州实际,对行政处罚案件、撤销虚假市场主体登记实行案件审核和法制审核全覆盖,核审率100%。
4.牢固树立依法行政理念,规范执法行为
坚持实体程序并重,严格履行法定程序,彻底改变“重实体,轻程序”的错误观念,执行实体法和程序法并重,从提高执法人员调查取证、制作法律文书的能力水平着手,确保行政执法行为合法规范。为有效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畅通举报渠道,建立内外监督机制,制定了《黔西南州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执法投诉举报办法》和《黔西南州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执法情况通报制度》,并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纠正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
5.加强执法监督指导,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依法开展行政执法监督工作,组织开展为期3天的全州市场监管系统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案卷评查采取随机抽取、交叉评查的方式,集中评查行政处罚、行政许可案卷,案卷数量共113件(行政处罚类78件,行政许可类35件)。行政处罚案卷分别评查食品、产品质量、知识产权、药品、特种设备、价格、综合案卷等7类共78件。许可类分别评查食品生产许可,市场主体设立登记等2类。通过评查,案卷总体质量较往年有明显提升。
6.高质量完成2023年建议提案办理工作
坚持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进一步提高认真完成建议提案办理是政府及其部门的法定职责和应尽义务,是政府接受法律监督、民主监督、社会监督的重要举措的思想认识,立足市场监管职能职责全力以赴高质量完成2023年建议提案办理工作。2023年,州九届人大三次会议和州政协九届二次会议建议和提案共涉及我局25件;其中,州人大代表建议5件(主办1件,会办4件),州政协提案20件(主办3件,会办17件)。我局作为会办单位的建议提案21件于5月31日前主动将会办意见函告了主办单位,作为主办单位的建议提案4件于6月30日前主动将主办意见答复了代表或提案者。
二、工作亮点
(一)党组领导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明确了班子成员在分管领域认真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完善了管理制度、配备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人员、保障了工作经费。强化“一盘棋”抓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思路,把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和本单位重点中心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党组统一领导、科室齐抓共管、法治人人有责的良好局面,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和本单位全面建设。
(二)完善学法用法机制,常态化开展学法用法工作。充分利用每周政治业务理论学习开展“以学代训”,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市场监管相关法律法规及市场监管业务知识,拓展掌握不仅局限于本职工作的监管知识,不断提升综合业务素质水平,为今后的干部轮岗、全员执法夯实坚实基础。
(三)持续推进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为核心的行政执法制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升依法行政水平,真正的让行政处罚“长牙齿”,提高了市场主体的违法成本,树立了市场监管执法权威,促进了本部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保障有效履行市场监管职责,为维护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优化营商环境保驾护航。
(四)宣传教育工作成效明显。结合重要时间节点进企业大力宣传市场监管法律法规规章,提高了市场主体守法经营、履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意识。动态发布行政处罚典型案例,对违法行为形成震慑,从而提高市场主体的遵法守法意识。
(五)以法治建设引领市场监管现代化建设,扎实推进培育壮大市场主体行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等各项工作,多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如黔西南州特色薏苡仁杂粮产业获批贵州省专利导航项目、贵州紫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两项工作都是全州首例、实现“零”突破。
三、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打算
(一)持续深化学习贯彻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
(二)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大力营造市场监管良好法治氛围。
(三)更好履行市场监管职能,落实“三项制度”,规范执法行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四)推进重大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合法化和严格规范性文件管理。
(五)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作用,参与市场监管重大决策及行政执法工作。
黔西南州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4年3月25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