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通知公告 >> 政府公告 >> 文章内容

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关于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字体:  【打印内容】

省人民政府:

2024 年,黔西南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有关工作安排,全面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深化依法能动履职,建设人民满意政府。一是推动政府职能优化协同高效。修订完善州直部门权责清单,明确 35 个行政执法单位行政权力事项 4393 项、行政责任 32364 项。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清单管理机制,全年办件 82.15 万件,实现材料、时间、次数、环节减少 50%以上。二是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全面落实“非禁即入”政策举措,全州新设经营主体 4.57 万户。三是加快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开展全州服务企业突出问题排查整治,整改问题 127 个,兑现助企惠企政策资金 676.08 万元。拓展“企业之家”功能,办理企业需求事项 2076 件。

(二)完善行政立法体制,提升政府治理效能。一是加强高质量发展立法。制定年度立法计划,先后开展《黔西南布依族苗自治州气候资源保护利用办法》《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公共法律服务保障促进办法》等立法工作。二是完善立法工作机制。推行“一件法规案一个立法专班”模式,建立 7 个基层立法联系点,聘请 72 名专家组建 7 个立法专家组。三是强化行政规范性文监督管理。推行全州备案审查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制度。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 66 件,送审率 100%;指导州直各部门、各县(市)政府制定规范性文件 48 件。

(三)强化行政决策程序,提升重大行政决策质量。一是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认真落实《黔西南州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编制工作指引》等五项重大行政决策配套制度,全年纳入重大行政决策目录管理事项 27 项。二是加强行政决策执行跟踪。严格落实法治督察与纪检监察监督协作配合工作机制。三是加强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工作。聘请 30 名律师担任州政府外聘法律顾问,对州政府签订的 31 件合同协议、72 件重要文件进行审查把关。实现州直党政机关公职律师全覆盖。

(四)健全行政执法机制,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一是健全完善行政执法工作体系。制定公布州县行政执法部门“一目录五清单”,评查行政执法卷宗 94601 件,扎实推进兴义市、兴仁市赋权乡镇(街道)执法事项试点工作。二是全面提升行政执法质效。组织开展行政执法业务培训 4 批次,培训 1300 余人。组织开展依法行政督导检查 5 轮,建立健全制度机制 34 项,督促整改问题 121 个。三是严格规范罚款实施。严格落实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政策,全州实施轻微环境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17 件,免于处罚 271.75 万元。

(五)发挥法治服务保障功能,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强化民营企业发展法治保障。组建 8 个律师服务团,为 100 家民营企业开展体检,帮助化解矛盾纠纷 99 件,办理涉民营企业公证157 件。二是积极推动实施法治实事。围绕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问题,开展网络餐饮社会共治行动、“绿剑护粮安”执法行动等 10 个方面法治实事,办成群众可感可及实事 80 件。在全省率先建成“2+N”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实现州县乡村四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全覆盖。三是助力乡村振兴。培育学法用法示范户 1500余户、法律明白人 6993 人,行政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及法律明白人覆盖率达 100%。持续推进村(居)法律顾问工作,审查乡村振兴等重大项目协议(合同)300 余件。

(六)健全突发事件应对机制,提高突发事件依法处置能力。

一是加强应急法治保障。编修州级应急预案 56 个、县(市)应急预案 289 个。为 5 支县级、111 支乡镇级救援队伍配备装备 7200余件。二是加强应急领域信息公开和危机沟通。持续推进“州县乡村”四级灾害信息队伍建设,配备信息员 2633 人。三是提高突发事件依法处置能力。开展应急演练 3800 余场次,完成全州 140个乡镇 7000 余名基层应急救援人员培训。

(七)发挥“两个主渠道”作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一是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办结行政复议案件 455件,调解结案 122 件,纠错 126 件,纠错率 27.69%。协调化解行政争议案件 163 件,成功化解 46 件。二是发挥人民调解化解矛盾纠纷的主渠道作用。配备村居专职人民调解员 831 名,调解矛盾纠纷 26221 件,调解成功 25750 件,调解成功率 98.2%。

(八)强化制约监督,促进行政权力规范透明运行。一是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梳理完善行政执法州县部门协同联动等制度 31项。开展依法行政和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排查上报问题线索 92 条。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配备执法记录仪 3263台,配齐法制审核人员 481 人。二是积极发挥民主监督。办理答复州人大代表建议 159 件、州政协委员提案 165 件。三是自觉接受司法监督。对检察建议 240 份、司法建议 29 份,均做到按期回复。

(九)加强信息技术保障,推进数字法治政府建设。一是深化政务服务平台支撑。开展州级综合受理平台业务监测 39 期、县级 8 期,开展公积金、医保系统融通应用成效监测 190 期;常态化开展在线抽查,发出预警提示 738 次,涉及业务 2357 件,调度处理监管系统提示异常数据 288 条。二是推进政务数据有序共享。持续推动公共数据高质量开放,面向社会开放高质量数据集。三是推动完善互联网监管。依托“互联网+监管”系统,督促各部门在政府网公开发布“双随机、一公开”相关工作情况,做到执法公平、公正、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十)健全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机制,有力推动任务落实。一是强化领导干部法治意识。利用州委常委会会议、州委全面依法治州委员会会议等集中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 5 次,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州委党校主体班课程 7 期,各级党委党组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 500 余场次。二是强化法治政府建设责任落实。探索“州市共建”模式,帮助指导兴义市开展全国第三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工作;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督察,对全州 8 个县(市)、16 个州直单位开展法治督察工作,发现问题 62 个。三是抓实法治建设关键指标。实现全州行政诉讼率连续三年低于上年度全国平均值、行政复议案件首次超过同期未经复议直接诉讼的一审行政诉讼案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率 100%的较好成绩。

二、存在问题和不足

一是在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上还有差距。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内化、深化、转化等成效不够明显。二是行政执法不规范问题仍然存在。行政案件“重实体、轻程序”问题时有发生。三是基层执法能力有待提高。基层行政执法能力水平与新时代公正文明执法标准还有差距。

三、2025 年工作打算

(一)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在“三张清单”精准落实上持续用力。认真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清单、党政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和普法责任制清单,推动“关键少数”主体作用发挥,确保各项工作有力有序。

(二)紧紧围绕强化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在重大决策、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上持续用力。严把合法性审核关口,从源头上保证重大决策、规范性文件合法合规。

(三)紧紧围绕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在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和“贵州省行政执法‘十不准’”上持续用力。严格落实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持续整治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坚持“刚”“柔”并济、“管”“服”并重的执法方式。

(四)紧紧围绕群众关心的法治热点难点问题,在推动法治实事上持续用力。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民生工程和人民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推行靶向式、订单式法治服务,用高质量法治保障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特此报告。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