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通知公告 >> 政府公告 >> 文章内容

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关于2021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

【字体:  【打印内容】

根据《中共黔西南州委关于建立州人民政府向州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实施意见》(州委〔2019〕108号)要求,形成了《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关于2021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主要内容如下:

一、国有资产总体情况

企业国有资产

2021年,全州共有国有企业资产总额6161.47亿元,负债总额4016.33亿元,所有者权益总额2145.14亿元,平均资产负债率65.18%。

2021年,州本级国有企业资产总额717.63亿元,负债总额499.9亿元,所有者权益总额217.73亿元,平均资产负债率69.65%。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    

2021年,全州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总额918.71亿元,负债总额198.06亿元,净资产720.65亿元。其中:行政单位资产总额386.82亿元,事业单位资产总额531.89亿元。

2021年,州本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总额101.64亿元,负债总额30.15亿元,净资产71.49亿元。

(三)国有自然资源资产

全州国有土地共174.71万亩,全州发现矿产42种,全州年水资源总量105亿立方米,全州共发现矿产42种,全州共有自然保护地27个,全州已知的植物种类多达3913种。

二、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情况

(一)企业国有资产

1.国有企业改革深入推进全力推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实施,州管企业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总体任务完成90%以上。加快推进黔西南州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完成90余家全民所有制企业公司制改革。

2.国资监管效能持续提升。修订《州管国有企业促进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方案》《州国资委监管企业工资决定机制暂行办法》,督促制定《州国资委监管企业外部董事管理暂行办法》,压紧压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主体责任。

3.防控风险能力不断提高。强化对各监管企业融资行为发生、资金使用、到期偿还等全过程监管,规范流程,有力防范债务风险。指导推进州级国有企业AA+主体信用评级工作,进一步增强企业融资担保能力。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安全稳定工作,认真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措施,为建党百年大庆和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环境。

(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

1.强化资产全流程管理。贯彻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严格控制资产配置数量、价格,严把资产“入口”关。规范资产使用、处置及收益管理,遵循谁使用谁负责”原则,压实使用单位主体责任,坚持部门内部鉴定与外部中介机构鉴定相结合,明确资产处置流程,严把资产”关。资产收益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2.落实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要求。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制度和机制,制定《中共黔西南州委关于建立州人民政府向州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实施意见》《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立黔西南州国有资产报告工作机制的通知》,实现了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制度州、县两级全覆盖。

3.推进公共基础设施类资产入账。组织开展对单位保障性住房、在建工程、公路资产进行清理,加快保障性住房、公路资产入账和已使用在建工程转固进度。全州行政事业单位已投入使用在建工程完成转固金额140.08亿元。全州公路数量17595公里。

(三)国有自然资源资产

1.加强自然资源基础管理。深入推进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体系建设,建成黔西南州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共享应用和决策分析平台。分阶段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完成州级重点区域自然资源11个登记单元权籍调查。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建立健全“工改”制度、构建业务协同平台,依法依规持续推进规划用地“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

2.加大自然资源保护力度。推进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开展了三轮永久基本农田核实整改,对符合补划条件的基础设施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占用和补划踏勘。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实施环境综合治理提升行动,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工作。

3.提升自然资源综合监管效能。强化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促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盘活利用土地3.05万亩,盘活闲置土地0.25万亩。推进行政村“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组织开展全州农村居住区房屋信息采集,明确州级特色田园乡村示范试点32个。

三、存在问题

(一)企业实体产业支撑不够。企业实体化转型发展推进不平衡,重大项目支撑不够,实体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县属企业实力偏弱,资产规模小,经营性资产占比低,盈利水平总体偏低,转型升级难度较大。企业债总量规模大,个别企业资产负债率偏高,短期偿付压力大

(二)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效率不高。单位资产管理主体责任意识不强,财务核算不规范,对已投入使用在建工程不及时按要求转固形成有效资产,覆盖率不够。资产管理信息化程度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投入不够,不利于资产管理效率的提高。

(三)自然资源资产监管机制不全。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需深入推进,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尚未建立。自然资源价值核算仍处于探索阶段,不利于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资源约束趋紧和利用粗放并存,矿产资源开采技术不强,综合利用率不高再生水资源利用薄弱地质灾害防灾压力大,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进度缓慢。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持续增强国资监管实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决战决胜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持续推进州级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大力支持具备条件的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战略合作,不断增强国有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加大以商招商力度,高起点谋划项目,高效率推进项目,高质量招引项目,督促指导监管企业加强与央企、省企及民营企业对接,加大支持相关项目建设力度,助推企业实体化转型发展。压实国资监管责任,强化对企业投融资行为监管,健全完善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健全经营业绩考核机制,科学合理设置考核评价指标,全面压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常态化抓好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工作,全力保障国资国企安全稳定和经济发展。深入推进党的领导和公司治理深度融合,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二)健全完善资产管理制度,提升资产管理水平。根据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优化完善现有资产管理制度,出台《黔西南州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贯彻落实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要求,加强各类行政事业性资产登记和核算,进一步提高水利、交通、市政、保障性住房等公共基础设施类资产入账率。不断强化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优化管理手段,提高资产使用效能,更高效履职服务事业发展。

(三)加强自然资源管理,健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系。加快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建立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评价体系,深入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强化自然资源保护,提升资源安全保障能力。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率,促进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提升生态系统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面